
服务热线:0512-577928150512-57791813一对一提供洁净技术,洁净材料解决方案
免费咨询热线
0512-57792815乳胶手套确实是常见的过敏原,可能引发人体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。
这种过敏的根源主要在于天然乳胶本身,其含有多种从橡胶树中提取的蛋白质,这些蛋白质对于部分人群(尤其是经常接触乳胶产品的医护人员、过敏体质者等)来说是强烈的过敏原;当皮肤接触或吸入空气中附着了乳胶蛋白质的粉末时,免疫系统可能会过度反应,引发I型速发型超敏反应,症状通常在接触后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出现,轻则表现为接触性荨麻疹、皮肤红肿、瘙痒、湿疹,重则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、流鼻涕、哮喘,甚至在极罕见情况下引发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。此外,乳胶手套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化学促进剂、防老剂等(如秋兰姆、巯基苯并噻唑)也可能导致另一类问题,即IV型迟发性接触性过敏,这类反应通常不会立即出现,而是在接触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生,主要表现为接触部位的皮肤出现类似湿疹的皮炎、瘙痒、干燥和开裂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对乳胶过敏的风险并非人人均等,存在特定交叉过敏现象,例如对某些水果(如香蕉、牛油果、奇异果)过敏的人,因其含有与乳胶蛋白结构相似的蛋白质,从而更易对乳胶产生过敏,这被称为“乳胶-水果综合征”。为了应对和预防过敏,市场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:对于高风险人群或已出现症状者,最根本的措施是避免接触,转而使用由合成材料制成的低过敏原性手套,如丁腈手套或聚乙烯手套,它们完全不含有天然乳胶蛋白质;同时,选择无粉手套也能显著降低因粉末飞散而吸入过敏原的风险。总而言之,虽然乳胶手套因其优异的弹性和防护性能被广泛使用,但其潜在的致敏性不容忽视,识别早期症状并选择合适的替代品是管理乳胶过敏的关键。
注:网站部分数据来源于鸿博斯特集团